【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宁宁】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黄金避险溢价大跌。
5月13日,国际市场现货黄金延续跌势,一度失守3220美元/盎司,随后重新站上3250美元/盎司,截至发稿,微涨0.90%。
“由于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取得超预期进展,推动全球风险偏好情绪上升,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下降。”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许亚鑫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现货黄金在3200美元/盎司关口出现反弹,若能守住,未来会进入一段时间的高位震荡。
多空博弈加剧
国内金饰跌破千元关口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持续上涨,一度冲上3500美元高位,年内累计上涨23.32%。如今多空博弈加剧,近两周内,现货黄金逐渐跌破3300美元/盎司关口,交易多头纷纷抛售止盈。
5月12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这缓解了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
受该消息影响,5月12日,金价大跳水,现货黄金大幅跳水至3220美元/盎司附近。
5月13日早盘,现货黄金延续跌势,日内一度跌破3220美元/盎司,午间重新站上3250美元/盎司,截至发稿,上涨0.90%报3256.9美元/盎司。
国内方面,期货市场上,沪金主力合约收跌1.63%,报767.68元/克。当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会员管理实施细则(2025年修订版)》,以规范国际会员管理,提升国际会员服务质效。
A股黄金概念股出现回调,珠宝指数走高,截至收盘,周大生、莱绅通灵股价涨超4%,西部黄金、中国黄金、赤峰黄金等多只个股股价微涨。
国内金饰价格跟跌,周生生足金饰品标价991元/克,较前一日1007元/克的价格下跌16元/克;周大福足金饰品标价992元/克,较前一日1008元/克的价格下跌16元/克,六福珠宝、老庙等品牌足金饰品价格也下调至1000元/克以下。
当日,#金饰克价跌到991元#等热搜话题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期待(价格)再降。”
对于金价的震荡表现,许亚鑫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储年内的降息预期进一步延后,推动美元指数走高,也压制了黄金的走势。“当前,金价在3200美元/盎司存在支撑,若呈现破位,则需要向3000美元/盎司寻求支撑。”
招商证券最新研报提到,当前黄金避险情绪降温,未来通胀抬升预期也随之调降,而黄金市场处于“高波动、高分歧”阶段,短期内预计金价承压震荡。
一季度业绩分化
老凤祥、周大生等关店“自救”
2025年以来,国内金饰价格水涨船高,一度涨超1000元/克,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黄金珠宝企业终端销售同样承压。
2025年一季度,多家黄金珠宝企业营收与净利出现下滑。财报显示,周大生营收26.73亿元,同比下降47.28%;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下滑26.12%。老凤祥营收175.21亿元,同比减少31.64%;归母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减少23.55%。中国黄金营收110.03亿元,同比下降39.71%;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62.96%。
多数企业认为,金价持续高企波动对市场消费需求起到了抑制作用。老凤祥在2024年财报中表示,公司营业收入下滑,主要系公司下属子公司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与下属三级子公司上海老凤祥银楼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的减少。周大生则在财报中称,2024年黄金类产品受金价高企及消费不振等因素影响,终端消费市场销量下降明显。
在黄金珠宝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仍有老铺黄金、菜百股份等“选手”实现业绩增长。当前,老铺黄金暂未公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2024年公司营收85.1亿元,同比增长167.5%,毛利额为35.01亿元,同比增长162.9%。
这与老铺黄金高端珠宝品牌的定位有关,今年2月,大河财立方记者线下走访老铺黄金店铺,由于处于涨价前优惠节点,门外排起了长队。老铺黄金成立于2009年,主推“古法黄金+一口价”差异化运营模式,款式精美且受金价波动影响相对小一些。这让业内其他企业看到了“古法金”这一传统技艺的市场价值,也看到了终端客群消费观念的转变。
面对高企波动的金价,黄金珠宝企业正通过多种方式“自救”。2024年至今,多家企业关停了部分旗下加盟店,直营店的开设速度也放缓了。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老凤祥自营银楼网净增加10家,连锁加盟店减少166家;周大生累计净减少120家加盟门店,净增加22家自营门店。
5月13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周大生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公司自营门店投入加大,后续将放缓新店开设速度。”
此外,面向高净值人群推出高端消费黄金饰品,深度挖掘中国非遗技艺、国宝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等,也是多家企业在财报中提及的破局之法。
当前,黄金珠宝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必然将加速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和洗牌。许亚鑫认为,未来大众市场可能进一步分化,能否平衡金价波动风险与消费分级需求,将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