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 黄金被接连“砍价”下破1800美元/盎司

2021-11-25 06:18:41 21世纪经济报道 

黄金的走势,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不断变化,上涨下跌。美东时间11月23日,美国公布的众多经济数据表现靓丽,市场加码押注美联储提前加息,美债收益率与美元继续保持强势。随之,黄金继续暴跌,1800美元/盎司的重要关口失守,盘中最低触及1781美元/盎司。

ETF持仓出现反弹

周三(11月24日)亚洲交易时段,市场气氛紧张,美元高位持稳,非美货币涨跌不一,黄金试图反弹重返1800大关,不过显然力度不足。由于11月25日就是美国的感恩节假期,美盘将休市。因此,许多美国的经济数据会提前在当晚公布,本交易日来看,市场关注美联储会议纪要以及美国10月PCE物价指数。

兴业资本表示,美国总统拜登提名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后,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更为强烈。黄金反应最为激烈,从1850美元/盎司下方快速跳水,直逼1800美元/盎司。非美货币录得不同程度跌幅,感恩节前市场似乎更为谨慎。

黄金现货价格近期自触及1877.06美元/盎司之后,开始震荡偏弱,特别是本周以来更是调整剧烈。

不过与金价下跌相反的是,黄金ETF的持仓出现反弹,目前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的持仓近两个交易日连续加仓14.24吨,总持仓达到991.11吨。

与此同时,11月12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文章表示,中国黄金ETF持仓吨位创新纪录。在连续五个月的净流入之后,截至10月底,中国黄金ETF总持有量共计74吨(约合270亿元人民币,40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按吨位计算为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年初至今中国黄金ETF流入量已达12吨。

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出库量为137吨,较上月减少28%。这一月环比下降是季节性的,中国的上游实物黄金需求往往会在10月下降,因为制造商在9月大量补货后,10月库存依然充足。此外,10月1日至7日的国庆黄金周导致10月交易日较少,这也是造成黄金出库量较上月下降的另一关键原因。

不过同比,今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出库量增长了45%,较2019年疫情前则高出了50%,主要原因为:与2020年和2019年第三季度相比,今年第三季度的黄金需求更为强劲;古法金饰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大受欢迎,这也提高了业界对第四季度的预期;随着更多本地金饰商采用每克定价的模式,他们库存中大克重的产品也多了起来,这些更为厚重的产品也会在按克计价模式下带来更高的利润。

黄金出现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元近期出现反弹,目前美元指数已经攀升至96.758点,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

黄金“多头”逻辑

虽然今年黄金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不过多数机构仍看多黄金,其中最主要的理由就在于通胀。

花旗近期将三个月内的黄金目标价上调11%至1900美元/盎司,将第四季度黄金价格预期从1700美元/盎司上调至1800美元/盎司。

Goldseek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ter Spina则指出,“通胀正变得越来越严重,‘暂时性’主题正在濒临瓦解。管理预期曾是美联储最有力的工具,但随着持续的价格上涨真正开始引起人们的认知并唤醒市场,他们正在失去控制。实际收益率进一步跌至负值,而黄金的购买兴趣正在增强。”

Sprott首席执行官Peter Grosskopf表示,“很高兴看到黄金再次在抵消通胀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了当前金融市场上的另一种选择。”Grosskopf预计,金价可能继续向纪录高位迈进,同时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规模的影响也正开始显现。

“通胀已经出现,而且情况只会变得更糟,”RJO Futures资深大宗商品经纪商Bob Haberkorn表示,“人们主要担心的是,美联储在阻止通胀上升方面能做的有限。它们将失去对市场的控制。”Haberkorn补充称,他预计这只是金价走高的开始。他的下一个目标位是金价升至每盎司1900-1920美元之间。

High Ridge Futures金属交易部董事David Meger称,“黄金是典型的通胀对冲工具,我们认为通胀是潜在的利多环境,将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进一步推动金市大涨。”

也有分析对黄金抱有谨慎态度,摩根大通团队虽然在近期上调了对今年金价的预测,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金价平均为1760美元/盎司,明年第一季度为1740美元/盎司。

资深投资人林荣也认为,从短线来看,黄金存在一定的压力,美联储加息的靴子迟早要落地,会对黄金形成一定的压制,但是具体会调整多少,还要看美联储加息的力度和频率。

三立期货也认为,随着新冠口服药的推广,疫情对经济的扰动减弱,美国就业市场预计将逐渐企稳回升,再加上通胀高企,或将加快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然而当前美联储对于加息也是态度暧昧,这也造成近期黄金涨得比较疯,市场忽视就业导致黄金现在无利空因素,但个人不建议追涨,若11月非农有80万-100万的新增,那黄金或将会迎来一次大跌,因此当前建议还是密切关注美联储对于通胀和加息的态度。

(作者:叶麦穗 编辑:李伊琳)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