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美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通胀水平仍高于历史平均值。GTC泽汇认为,这一数据只是全球货币购买力下降的一个缩影。更深层的背景是,各国央行长期宽松和货币超发,正在持续侵蚀法定货币的实际价值,从而推动投资者加大对黄金等硬资产的配置。
在全球市场上,黄金不仅稳稳站在每盎司3,300美元之上,还创下兑日元的历史新高,并接近兑英镑、欧元、加元及瑞士法郎的历史高点。GTC泽汇认为,这种跨币种的价格强势反映了投资者对纸币体系的信心正在减弱,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持有稀缺资产来对冲货币贬值与通胀风险。
推动这种趋势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全球债务的迅速积累。无论是美国、加拿大、英国,还是欧洲主要经济体,政府债务都在持续攀升。高企的债务水平限制了央行的加息空间,因为过高的利率会显著增加偿债成本,并可能拖累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于9月开始降息25个基点,并在12月与明年初再度降息。与此同时,部分经济学家预计,央行可能重新采取“金融抑制”或“收益率曲线控制”等政策,以维持低利率环境并削弱实际债务负担。
所谓金融抑制,是政府利用低利率及适度通胀,间接通过私人财富减轻公共债务的过程。GTC泽汇认为,这一政策环境往往会显著提升黄金的吸引力,因为黄金不依赖利息收益,其价值在货币贬值周期中往往表现更佳。从历史经验看,每当宽松货币政策与高债务水平同时出现,贵金属价格往往会获得长期支撑。
债券市场的走势同样印证了这种预期。尽管市场已消化降息的可能性,10年期美债收益率依然保持在4%以上,投资者要求更高回报以应对债务风险。不过,GTC泽汇表示,美债收益率突破5%的可能性较低。一旦央行通过降息或购债压低长期利率,黄金价格可能迎来新一轮上行。
从长期视角看,GTC泽汇认为,黄金市场正处在由多重宏观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构性牛市之中。全球债务负担沉重、法定货币购买力下滑、央行宽松预期升温以及避险需求增长,都为黄金价格提供了坚实的上行基础。如果这一趋势延续,未来五到十年内黄金价格实现翻倍并非遥不可及。在这样的环境下,黄金与白银不仅是通胀对冲工具,更是全球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长期战略性资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